【献礼党代会 聚力创一流】基础医学院:夯基础,提内涵,显特色,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基础”力量

发布日期:2023-10-07 来源:基础医学院 作者:倪艳波 供稿审核人:王全海 责任编辑:郑翔 浏览次数:39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基础医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教学中心、科研重点、人才兴院、质量立院、成果强院”的发展思路,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学院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筑牢思想根基。基础医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开创党建和业务发展双融双促新局面。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强化工作顶层设计。严格落实党政联席会、党委会、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每一周定期召开学院党政工作例会,每两周定期召开学院科室主任工作例会,将党建与业务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形成了党政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获批山东省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山东省基层党建研究课题2项、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4项、校级党建专项课题7项、基层党支部创新项目28项;荣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师德先进集体2个、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优秀共产党员8人次、师德标兵2人。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五三四模式,推进清廉学院建设;抓牢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危机意识和防腐能力;加强安全教育与宣传,努力打造平安稳定校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走访慰问、趣味运动会、广播操、健步走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学院工会被评为高校潍坊协作片先进二级工会。2021年11月召开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推进学院民主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基础医学院第一届双代会

建党百年献颂歌

坚持人才强院战略,深化人才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结构,着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围绕“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有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青年人”四个维度开创人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近年来引进博士47人,新增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泰山系列人才3人,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1人,省优秀硕士生导师2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国外特聘教授3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支持计划立项建设团队4个。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教学内涵建设。《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系统解剖学》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病理学》等9门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主编的《人体解剖学》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病理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获批山东省一流教材;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3项;《病理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先后获批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山东省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奖6项。


国家一流课程

以竞赛为载体,持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院教师参加省部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26项,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国家级教学竞赛中获奖5项,在山东省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等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100余项。

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银奖

坚持科研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凝练研究方向,注重科研产出。学院凝练五大研究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项,省部级项目73项,发表SCI论文291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8篇,2区论文58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earch、Haematologica、Cell reports 等权威杂志连续发表高水平文章;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注重学术交流,学院先后举办学术年会3期,承办了泰山学术论坛——新免疫分子与疾病专题、泰山科技论坛——健康与疾病精准治疗专题、山东免疫学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2021年高峰学术论坛等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

优化资源配置,搭建科研平台。学院先后获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肾脏病防治分子医学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疾病分子荧光诊断仪器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疾病分子诊断与细胞药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组织屏障结构与功能特色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科研创新平台,为科研产出助力赋能。

加强校地融合,服务地方发展。基础医学连续5年保持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2018年通过教育部学位授权点评估。学院获批烟台市校地融合项目4项,授权专利23项,与企业及科研院所签订横向课题21项;与山东卓越生物等公司签订实验室共建合作协议,共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烟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础与临床融合学术论坛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提升研究生教育内涵

聚焦内涵建设,推动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学院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1名、德育导师3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获批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3项,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3项,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1项,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2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


研究生学术论坛

积极探索从“教”走向“育”的研究生育人新模式。一是教育主体上从“单”转向“全”,二是育人过程中从“分”转向“合”,三是育人空间上从“点”转向“体”,从而实现“教”“管”“服”“育”的融合贯通。同时学院注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通过实验技能大赛、研究生学术论坛、迎新送老晚会、诚信廉洁讲座、趣味运动会等品牌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医学文化氛围。每年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博士升学占比24.3%,6人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7人获国家奖学金,13人获校长奖学金,5人获省级以上综合奖励,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新时代、新起点,新目标、新征程。基础医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的“四新”引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总要求,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