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顺利开展PBL专题教学

发布日期:2020-01-08 来源:教务处 作者:徐飞博 许勇 供稿审核人:刘于嫣 责任编辑:王朝荣 浏览次数:123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问题导向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推广到更多学生,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PBL课程教学的要求,学校于本学期第十八教学周面向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和2018级全体本科生开展了PBL专题教学。本次教学活动由教务处、临床医学院、学校PBL教学中心等共同组织,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等近5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教学指导。

本次PBL专题教学,以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进行前期策划,2019年12月9日和12月19日在教师发展中心和荣祥楼216会议室组织两次PBL课程集体备课会。备课会上,教务处处长刘于嫣教授作动员讲话,PBL教学中心主任许勇副教授带领教师们进行反复细致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环节策划与任务分工,进一步审定PBL案例,确定PBL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

2019年12月23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PBL专题教学在教学科研楼A区智慧教室和荣祥楼PBL教室同时展开。在指导教师和学生助教的引导下,两个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所有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别针对 “不简单的心悸”“借酒浇愁愁更愁”“突如其来的胃疼”和“晦暗的青春”等四个案例进行讨论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共分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小组成员首先熟悉案例的第一、二幕内容,并根据案例内容结合自己已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梳理总结,完成思维导图,形成课后进一步查阅讨论的思路,指导教师和助教负责引导讨论,把控学习过程。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精美的图画和优美的文字,创作出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从PBL教学中感受到参与的乐趣。

第二个环节。小组成员根据第一、二幕讨论的问题思路进行课下查阅文献、自主学习。2019年12月24-26日,各组学生在助教的引导下,对整个案例进行全面的讨论学习,并对学习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第三个环节,成果汇报阶段。2019年12月26日-27日,指导教师引导各组对整个案例分析和学习成果以PPT形式进行总结和汇报,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进行成果点评。本环节中的学习汇报精彩纷呈,课件精美、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涉及理论知识、人文关怀、职业素养等方方面面,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升。

第四个环节,案例见面会。2019年12月28日,在教学科研楼三楼阶梯教室举行PBL案例编者见面会,张洪芹教授、许勇副教授和杨坚副教授就案例的选取和目标设计向同学们做了解析,临床教师对同学们如何培养临床思维,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与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我校自2008年在麻醉学专业《麻醉药理学》课程试点PBL,2011年起尝试将药理学和麻醉药理学整合为麻醉学专业《药理学》并实施全程PBL教学。为促进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探索实践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省属医学院校的应用,2012年学校组建临床医学教改班,实施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改,始终致力于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为了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成立PBL教学中心,建立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100余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方法培训,吸纳更多的教师参与PBL教学。近几年,我校已将PBL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广应用到临床医学专业全体学生以及麻醉学、护理学等多个专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