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4-04-15 来源:附属医院 作者:徐彬 摄影:吕海波 供稿审核人: 责任编辑:刘芳 浏览次数:163

4月14日下午,学校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座谈会,交流工作经验、调度推动第三批“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李文喜主持会议并讲话。第二批驻村“第一书记”隽博泳、李新征、陈从显,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王学武、于长海、路玉良,滨州校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座谈会现场

李文喜首先代表校党委对第一、第二批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重点对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工作提出了要求。

李文喜指出,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包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是省委贯彻中央农村脱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我校第一批、第二批“第一书记”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扎根基层、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

校党委副书记李文喜对第三批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提出要求

就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李文喜要求:一要加强学习调研,搞好工作衔接。要充分利用培训机会,认真学习上级文件、政策法规,做好与学校第一批、第二批驻村“第一书记”的交接、交流工作;要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做好访谈工作,深入乡村农户,了解村情民意,找准影响驻村脱贫致富的突出问题和原因,选好工作的切入点,快速打开工作局面。二要履职尽职,不辱使命。要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农村党建的带头人、富民强村的引路人,勇担责任,履行好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职责。三要发挥优势,注重实效。根据学校和附属医院的优势和个人特长,通过医疗、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求实效。四要从严律己,树好形象。要自觉摆正位置,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自觉遵守当地党委、政府的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不搞特殊化,不给村里增加负担,以实际行动赢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塑造好“第一书记”良好形象。五要加强交流,相互促进。第三批“第一书记”要加强内部交流,相互联动,发挥整体优势;要加强和兄弟驻村单位的交流和联系,取长补短。

李文喜强调,帮包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不仅是 “第一书记”的工作,也是学校的一项政治任务,各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共同把“第一书记”工作推向深入,当好帮包工作的指挥部、协调部、保障部。

座谈会上,第二批驻村“第一书记”隽博泳、李新征、陈从显分享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日常帮扶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建议。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王学武、于长海、路玉良作了表态发言,感谢学校党委的信任,表示一定按照上级要求,把工作落实好、完成好,高质量的完成帮扶任务。附属医院院长王强代表学校第三批“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进行表态,表示将全力支持三位“第一书记”的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