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山东省“挑战杯”竞赛组委会传来消息,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共有6项作品获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1项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实现了我校大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上获奖数量和层次的新突破。
其中,由乔昌秀老师指导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莫钧景、谢雪珍、李智慧完成的竞赛作品“烟台地区不同编制护士离职相关因素的研究”,孙业盈老师指导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朱文华、滕长财、董冠群、侯娟完成的竞赛作品“一株中度嗜盐菌质粒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两个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一等奖;由方秀新老师指导2011级护理本科专业田余、王欢欢、张冠群、林明田完成的竞赛作品“烟台市机构养老现状分析”,颜琬华、赵晓敏两位老师指导2010级护理本科专业许娟娟、石丹、温水根、王倩倩完成的竞赛作品“烟台市社区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现状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郝玉玲老师指导2008级护理本科专业刘希杰、陈健、朱晓旭完成的竞赛作品“医学院校本科生幸福感调查研究”获得二等奖;由秦国民老师指导2010级护理本科专业张淑豪、胡丽雅、田厚元完成的竞赛作品“大学生目标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获得三等奖。
护理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莫钧景、谢雪珍、李智慧在乔昌秀老师指导下,采用护士离职意愿等量表,对烟台地区4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55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用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讨论了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对解决该问题向管理部门提出了具体措施,做出了“烟台地区不同编制护士离职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入了全省“挑战杯”决赛,经过终审决赛答辩、专家问询等环节,获得较高评价,被推荐参加今年下半年在苏州举行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药学院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朱文华、滕长财、董冠群、侯娟在孙业盈博士指导下,以一种胶东地区常用的盐渍发酵食品蜢子虾酱为对象,从中分离纯化鉴定了一株中度嗜盐菌,通过测定其16S rRNA 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中的盐脱氮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并进一步通过构建该嗜盐菌的质粒基因组文库,选取部分克隆测序、比对分析,克隆了NhaC基因和MscS基因两个膜蛋白基因,形成了“一株中度嗜盐菌质粒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两个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系列研究成果,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微生物学杂志》(中文核心)发表论文1篇,向SCI刊物投稿1篇。该成果获得组委会专家认可,被评为一等奖。
本届“挑战杯”竞赛由团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学联共同主办,山东大学承办,青岛银行协办。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全省57所高校876件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入围决赛,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个作品大类,参赛规模和作品质量创历史新高。经评审委员会复审,161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57件入围全国总决赛。接下来,校团委将按照团省委工作安排,与相关部门及学院一起精心准备,进一步完善提升相关作品,备战全国“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近年来,校团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教师、学生参与科技创业活动的激励机制、立项管理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努力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扶持学术型社团发展,校内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浓厚。目前,“挑战杯”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我校提升青年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本年度启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以来,参与院校两级项目培育的团队达40多支,共收到43件参赛作品,先后有40余位科研能力强、热心帮扶学生成长成才的骨干教师带领200多名在校学生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个领域的10多个学科展开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