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论证会

发布日期:2011-11-28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高森 供稿审核人: 责任编辑:高森 浏览次数:1

1126上午,山东省十二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论证会在九楼会议室召开。论证会专家组组长袁俊平出席论证会并讲话,副组长张宗伟主持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吉林大学杨淑娟教授、山东大学曹永福教授、重庆医科大学蒲川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杨艳杰教授、济南大学杨士林教授、鲁东大学苏春景教授以及我校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人文医学研究中心部分教师参加论证会。

袁俊平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密不可分,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非常重要,对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对社会的咨询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他希望与会专家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基地建设提出富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袁俊平要求,基地建设一要科学凝练研究方向。要研究了解国家的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研究学科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突出研究方向的特色。二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和学术队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使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惠及学生培养。三要加强社会服务职能。要认真研究如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方面发挥作用。四要科学制定研究目标。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去制定研究任务和目标。五要深入挖掘资源。要思路开阔,合理搭建学术梯队,有效整合校内、校外资源。

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军教授从研究方向与预期目标、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科研规划、建设规模、运行方式及管理制度、依托单位建设措施、中心机构设置和学术委员会组成等七个方面汇报了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规划情况。各位专家针对基地建设任务书的具体内容从研究任务、研究目标、基地的开放性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一致认为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在专职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设备与图书资料、教学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为十二五建设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二五基地建设规划总体目标明确,定位合理。学术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建设经费投入预算合理可行。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基地建设方案通过论证。

论证会结束后,学校召开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和建设计划,会议选举袁俊平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选举杨艳杰教授、杨淑娟教授为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