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一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成功植入了全球首款经设计、测试和批准后可以在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安全使用的起搏器和导线系统,目前在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起搏器情况良好。据悉,这在山东省属首例,附属医院成为是国内第一批进行该植入手术的医院。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永久起搏器植入能彻底解决缓慢型心律失常。各种先进的起搏器也层出不穷,但均有一“软肋”,即只能接受CT检查,而不能耐受核磁共振的检查。据附院心内科医师介绍,中国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龄在65-70岁左右,而这个年龄正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高发年龄,核磁共振扫描在诊断癌症、骨关节疾病、大脑、脊髓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检查手段不可企及和替代的。传统的起搏器植入患者是被禁止接受MRI扫描检查的,这限制了患者的进一步诊治。附属医院成功运用抗核磁共振心脏起搏器,将大大满足患者就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