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1级新生报到入学

发布日期:2011-09-18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徐彬 供稿审核人: 责任编辑:徐彬 浏览次数:3


   9
17
,学校烟台校区人头攒动,彩旗招展,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11级新生,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带着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走进了学校。校领导的亲切关怀、报到程序的快速简捷、“绿色通道”的开通、温馨周到的服务……校园内处处洋溢着家一样的温暖。

校领导:深入新生报到一线

新生报到期间,党委书记袁俊平、院长王滨、副院长白咸勇、李克祥等校领导先后来到迎新现场,详细询问各部门、各院系的迎新工作情况,要求各部门、各院系要充分认识迎新工作的重要性,注重细节,强化措施,保障到位,确保每位报到新生顺利入学。校领导还与新生及新生家长亲切交谈,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的意见,勉励同学们充分珍惜大学生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立志成才。

迎新现场:程序快速简捷

在迎新现场,有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设立了服务站,主要领导坐镇服务。从新生资格确认,到学费收取,再到受理贫困学生入学的绿色通道办理以及最后的行李用品领取处,实现了一条龙服务。整个报到过程快速便捷,井然有条,现场没有出现排长队现象。各学院还准备了新生报到服务车,及时快速把报到完的新生及行李送到各宿舍。有预定行李用品的学生,行李用品直接被放到了宿舍楼的床铺上。

“绿色通道”:贫困学生缓缴学费先入学

为确保每一名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学校在迎新现场设立了新生资助咨询服务站,现场为已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新生及时办理网上确认等相关手续,为贫困新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力求最大限度方便助学贷款新生;同时安排学生资助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同学引导、协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办理绿色通道等入学手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为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安心报到,学校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随同寄出国家高等学生资助相关政策简介及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贫困学生在拿出当地主管部门出示的有关证明后,缓缴费先入学。迎新结束后,学校将在详细调查了解、确认的基础上,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发放“爱心礼包”,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上述特困家庭学生情况进行后续经济资助,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鼓励新生通过诚信劳动获得经济资助;在新生中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认定结束后为贫困新生发放《爱心证》,并实行规范管理,按照“经济助困、心理解困、能力强困”的立体资助模式,切实保障他们获得多方资助和锻炼;对贫困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和重点关注,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调适,力求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新生接待:传递家一样的温暖

“我在车上就收到滨医有关部门的短信,询问了我到学校的时间,以及我行李的情况。”一位新生说。自招生工作开展以来,学校有关部门通过短信平台,推出点对点接待方式,让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学校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立24小时不间断接待点,在报到现场设立了新生入学手续咨询处,工作人员热情、细致地向家长和学生讲解手续的办理;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向每一位新生发放了《滨州医学院后勤服务指南》,提供教室、餐饮、洗浴、水电暖供应及维修、医疗、消费、邮政、银行、卫生保洁等相关服务信息,并在现场为缓解新生及家长疲劳设置了多处休息区,现场开展免费开水、医疗、餐饮等便民服务;校广播、学校大屏幕等宣传阵地不间断播放新生办理入学手续的相关情况及学校简介;志愿者们则热情的为每一位新生做好现场报到、道路指引、行李搬运、信息提供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学校还成立了由120名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获得者组成的“爱心学生服务队”,他们在迎新现场、宿舍楼,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提供服务,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得到了新生及其家长的一致好评。

今年我校共招生硕士、本专科学生419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0名,于92日报到入学;口腔、护理、药学专升本452名新生于831日报到入学。新生入学前,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迎新工作。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本着一切工作为新生入校便捷着想的工作理念,全力以赴做好迎新工作,确保了整个迎新工作气氛隆重热烈、服务热情周到、报到秩序井然。

 


























                           摄影:高森 王玮 陈静 石晗 杜瑜涵 韩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