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3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即将踏上征程

发布日期:2011-07-14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高森 供稿审核人: 责任编辑:高森 浏览次数:1

714下午,学校隆重举行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副院长李克祥出席仪式,对23支社会实践服务队提出要求,并为各服务队授旗。

在出征仪式上,李克祥指出,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基层党政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我们围绕“永远跟党走”这个主题来开展社会实践,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精神,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是深化实践育人工作的切实举措。他要求,一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实施。要切实把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融入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院系优势,做到有的放矢,实现互利双赢。二要自觉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地丰富阅历、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不怕艰苦、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在服务中展现滨医学子的良好风貌;要坚持和发扬滨医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三要注重活动的宣传和活动成果的深化。各支队伍要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系,及时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为我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认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挖掘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思路,力争在活动结束时产生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活动总结,为实践单位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谏言献策,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李克祥强调,要注意暑期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实践中始终将自身安全置于首位,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密切配合、互相帮助,特别是深入山区等贫困地区的同学们要提高实践的警觉性和灵活性,精心组织,细化方案,强化安全意识,共同完成本次实践任务。

出征仪式上,校团委书记张玉龙介绍了2011年我校暑期“三下乡”活动方案。全国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指导教师吴淑华、全国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队员郝晋分别发言。

今年我校社会实践活动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为主题,采取集中组队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六大板块,设23个服务队,成员达两百余名,是我校历史上出征人数最多的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服务队将深入四川、湖南及我省各地市乡镇、社区、农村开展实践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