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级校友刘元斌博士回母校访问

发布日期:2011-06-16 来源:校团委 作者:张玉龙 供稿审核人: 责任编辑:王玮 浏览次数:2

615,我校79级校友,美国Salk研究中心原Staff Scientist刘元斌博士来校访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上午10:00,校领导袁俊平、王滨、李克祥、吕长俊在十楼接待室亲切接见了刘元斌,双方进行了座谈。研究生处、校友办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座谈结束后,刘元斌参观了我校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所、塑化中心、中心实验室和药物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下午16:00,刘元斌博士为学校老师和研究生同学作题为《老年痴呆病淀粉状蛋白的生物活性研究和线粒体氧自由基产生机制研究》的学术讲座,介绍了他对老年痴呆病淀粉状蛋白生物活性、线粒体氧自由基产生机制等方面的独创性研究,特别就研究中他创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晚上19:30,刘博士做客“滨医大讲堂”,在阶梯教室为在校生作题为《科学与人生——我的一点留美经历和体会》的报告,从求学求职经历、从事专业概况、对科学发展的展望、东西方文化比较等4个方面,与广大同学进行了分享,激励广大滨医学子始终保持求知、怀疑、探索的精神,培养综合能力,积累选择的智慧,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青春激情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刘元斌,1983年毕业于我校并以优异成绩考取河南医学院药理学研究生,1995年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美国Salk研究中心细胞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做博士后,之后担任Staff Scientist2007年转入生物制药工业界。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专利两项,在老年痴呆病淀粉状蛋白生物活性、线粒体氧自由基产生机制方面的研究论文被引用300余次,最高一篇被引用432次,曾担任《自然》杂志审稿人。在哲学、文学等领域刘元斌博士也颇有建树,在美国中文杂志《华人》刊物上发表大量作品,以笔名胡沂撰写的《闲话Salk Institute的风流人物》一文在国内外互联网上广泛转载。

 

 

 

 

                                   摄影:张玉龙 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