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金色的秋天——基础学院2009年新生入学教育侧记

发布日期:2009-09-16 来源:基础学院 作者:孙素芳 供稿审核人: 责任编辑:王忠彦 浏览次数:322

    新学期伴随着凉爽的秋风如约而至,秋风送爽、景色宜人,2009级的新同学带着成功的喜悦踌躇满志地走进了滨州医学院的校门。“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秋不同”,只有收获的秋天是一种美的永恒。滨州医学院的学子们抱着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烟台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将是五年的学途,这里也将成为他们成就梦想的舞台。  

谆谆教导中充盈着秋天的温馨

    秋天虽然少了春天的绚丽生机,少了夏天的繁华多情,冬天的宁静祥和,但却独据着让人无法释怀的温馨感。新生报到伊始,基础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新生的报到与入学教育工作。学院党委书记赵铭山多次亲自主持召开迎新及入学教育专题会议,亲自布署研究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并指导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学院团委及学生工作办公室专门印制了《校园生活指南》,保证新生每人一份,对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指导。94日,整个校园处处披红挂彩,彩旗飘逸,若干条寄语欢迎新生的彩色条幅引人注目,从早晨七点钟开始,校园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片忙碌、热闹的景象。为了方便新生及其家长,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学院在新生接待站提供了“饮水处” 和“亲情电话”,学院领导亲临现场协调工作,并现场办公,处理新生入学的相关工作,特别是贫困生缓交学费的申请工作,为新生排忧解难,给学生和家长送来亲切的问候和关怀。  

    所有在场工作人员紧张而忙碌着,累并快乐着。“同学,滨州医学院欢迎你!”“来我帮你拿行李”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句句感人的问候,一份份周到的服务是基础学院用自己的方式迎接八方学子和家长朋友。当记者问及迎新志愿者是否辛苦的时候,得到这样的答案:“我们当年来的时候,也是师兄师姐们这样迎过来的,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就是一种缘分,学弟学妹们坐了那么久的车身心很疲惫,我们要以最大的热情迎接他们,让他们感到滨医大家庭的温暖。”当记者问起一位学生家长对学校准备工作是否满意时,家长说到:“我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我家在南方,我们很担心孩子是否会适应这里的情况,刚下火车也很担心来到学校后不明白各项需要办理的程序,没想到刚到学校便受到学院非常合理的安排和及时地帮助,只要跟着志愿者就能轻松的办好各项繁杂的事宜,有这么好的服务团队,这么好的学长们照顾孩子,我们做家长的也放心啦,真心的谢谢这些出色的孩子们!”在校园里,哪里有新生,哪里就有迎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成了秋天校园的亮丽风景。

    基础学院的学生辅导员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热心地接待着每一位新生与家长,细心谨慎地核对着新生填写的信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保证着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一位眼睛红肿的新生家长拉着辅导员老师的手说:“老师,我家是江西的,我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离开父母,我们非常不放心,怕孩子在这不适应,我们一会儿就要走了,希望老师多费费心,多照顾一下我们孩子。”在辅导员老师的耐心劝导下,学生家长放心的走了,沉甸甸的嘱托让辅导员老师感到责任的重大。和煦温暖的阳光洒在美丽的校园,温馨和谐的气息流动在每个师生的心间。  

    迎新工作圆满结束,良好的工作质量不仅让新生对基础学院刮目相看,同时也提升了滨州医学院在莘莘学子心中的形象。  

   910日 ,基础学院在大学生艺体中心开展了2009级新生入学教育专题会议,学院党委书记赵铭山、院长金昌洙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党委副书记李长城主持会议,副院长霍冠华、田伟、黄飞、学院团委、新生辅导员和全体2009级新生参加了会议。会上,金昌洙院长就我院的教学、科研和师资情况作了专题报告;赵铭山书记就医学生的教育模式、学习方法、素质教育、公德意识、劳动观念、学风、考风、组织纪律、网瘾、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要求广大学生要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公德意识,文明意识、规范意识,学会自主学习,努力提高实践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打造滨医学子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精神特色;最后,李长城副书记就大学生面临的适应、人生规划、学会学习、慎重对待情感、适度消费、网络道德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补充和强调。  

    学院领导的谆谆教导就像初秋的风,吹着凉爽、吹着舒畅、吹着甜蜜,使学生摇戈在爱的梦乡,体会着秋的温馨。  

柔声细语中弹奏起秋天的乐章

    在秋风的柔情细语中,新生辅导员用心灵弹奏起秋天的乐章。  

    新生初进入大学,要面临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这就要求高校新生辅导员承担起对大学新生的入校教育工作,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其度过心理失衡期。  

    对此,基础学院的新生辅导员们采用对新生做集体报告,辅以个别谈心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首先明确一个角色重新定位的问题,那就是“大学生是什么?是普通一员还是社会精英?”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让新生逐步接受已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进而解答新生的诸多角色定位问题,如“我来大学干什么”、“我在今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其次,重点解决大学新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人际关系等适应问题。在生活上提出独立、节约、经受挫折的要求;在学习上提出尽快适应大学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新的学习目标;在思想上要求学生积极进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与荣誉感,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人际关系方面,要求学生与人相处应本着诚实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与人交往时,既要自尊,同时也要尊重别人,在与同学交往时,应讲信用,学会谦让,积极关心别人,与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关心、热爱集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总之,通过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集中和个别化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大学环境里,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段时间,辅导员老师鼓励学生尽情地放飞梦想和希望,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去奏响自己秋天的乐章,所有的给予将在秋中留恋,所有的甜蜜将在秋中收获。  

秋风送爽中硕果盈枝

    912日,基础学院2009级新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如何适应我的大学生活”。同学们畅所欲言,诉说着入学后的感受和体会,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有的学生说:“在这个璀璨多姿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失落,会彷徨,但我们一定要学着坚强,成长起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相信在这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中,我们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辉煌!”有的学生说:“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不要想着回到过去,沉溺于过去解决不了问题,时光不会倒流,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变化。”可以看出,学生们已深深理解“适者生存”的真正含义,他们表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担当起大学生的角色。勇敢面对,唯有适应了,融入了,才能稳定,唯有稳定了,才能求发展,进而成长到成熟。  

    走进秋天,让我们扬一路收获的微笑,再洒一路晶莹的汗水,走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去迎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