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唐军带领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委副书记王长松结合工作实际就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了发言。副院长张培功传达了中央领导有关讲话精神。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宗伟就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本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了通报。
石增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在高等教育中体现“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要求,就是为国家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体到医学院校,就是要适应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的需求,适应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导向和人才培养的趋向,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如何实现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取决于对科学发展的内涵认识是否到位,对陈旧观念、惯性思维能否理智认识,能否提出科学发展的措施和工作方法以及这些措施和方法是否可行能否贯彻下去等四个方面。
他指出,近些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三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都对学校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1999年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其直接成果就是推动了我校烟台校区的开辟和建设;2005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建工作注入了动力,促进了学校的事业发展。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的又一次重要教育活动。要通过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着力重点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匮乏,仍是当前制约我校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全面做好、落实好这项工作,必须出台一系列措施,每一位领导同志要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对待有贡献的高级人才要怀有宽容性,在衡量人才的标准上,坚持其贡献度与社会认可度相结合的原则。二是要用现代大学的新的理念统领学校各项改革。大学不是单纯的党政机关,它的使命在于作为人类知识和价值的社会传承的学科化组织化机构,促进社会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发展,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大学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出不来人才,更出不来大师。因此,要按照大学的本质要求推进学校各项改革,把资源更多地集中在育人部门和岗位,使管理达到精简、高效。改革中,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六个方面的意识,即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审时度势的工作技巧意识、利益牺牲的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角色。要从单纯的指挥者、管理者转变到协调、引导、服务、帮助上来,要少一点趾高气昂的指点,多一些俯下身子服务,全力为学校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和广大师生提供良好服务。
摄影:王忠彦